日期
|
日期 /名稱
|
當天收市價
|
14天後
|
30天後
|
摘要
|
下載公告
|
2020-06-30
|
332 元亨燃氣
|
0.38
|
--
|
--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東應佔虧損5368.1萬元,上年同期公司股東應佔溢利2835.7萬元。集團的財務業績受到不利影響,主要是由於在本地及國際上石油及天然氣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2020年第一季度因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導致經濟增長放緩
|
|
2020-06-29
|
2345 上海集優
|
0.57
|
--
|
--
|
預期截至2020 年6 月30 日的六個 月的綜合淨虧損為人民幣3,000至4,000萬元。COVID -19已升級定性為全球疫情,全球各地政府為遏制疫情蔓延和影響實施了各種措施。相關措施導致集團大多數汽車客戶暫時性關停了生產設施,尤其是位於中國和歐洲的生產設施,由此導致集團汽車緊固件產量和銷量大幅下跌
|
|
2020-06-29
|
2223 卡撒天嬌
|
0.48
|
--
|
--
|
預期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本公司未經審核的股東應佔綜合溢利相比2019年同期將大幅下跌。主要由於集團本期間銷售額減少所致。是由於(i)2019 冠狀病毒病於2020年初在香港及中國內地爆發對自營零售銷售業務造成的不利影響,及(ii)較少批發業務達成。管理層估計,與2019 年同期相比,集團本期間之銷售額將減少大約 30%。
|
|
2020-06-29
|
1865 管道工程
|
1.06
|
--
|
--
|
預期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錄得淨利潤約160萬坡元,而非先前盈利警告公告所披露的預計淨利潤約40萬坡元。主要是由於:(i)外幣換算收益約90萬坡元及(ii)稅項撥備減少約20萬坡元。
|
|
2020-06-29
|
997 普匯中金國際
|
0.65
|
--
|
--
|
本年度之虧損淨額預計將不少於100,000,000 港元
|
|
2020-06-29
|
696 中國民航信息網絡
|
14.44
|
--
|
--
|
截至2020年5月31日止五個月錄得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6.5%,主要是因為自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外採取旅行限制措施,旅客出行需求大幅萎縮,民航行業客運量大幅下滑,導致公司國內外商營航空公司客戶系統處理量銳減所致。
|
|
2020-06-26
|
2133 信盛礦業
|
0.22
|
--
|
--
|
預期截至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公司擁有人應佔淨虧損將增加至不少於人民幣2800萬元。主要由於受緬甸及中國爆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集團於緬甸及中國的營運礦場於2020年上半年短暫性停產,以及緬甸和中國政府的礦產行業環境保護及節能減排的監管要求導致公司的鉛鋅礦石開採業務有所放緩,從而導致2020年上半年集團的收益大幅減少
|
|
2020-06-25
|
989 廣澤國際發展
|
0.06
|
--
|
--
|
預期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將錄淨虧損不低於人民幣1,750,000,000元。主要歸因於(i)市場氣氛惡化反映出對新冠狀肺炎病毒疫情的擔憂而令到香港及國內投資性物業的公允價值下降約人民幣189,000,000元﹔(ii)中國撫鬆縣的周邊經營環境發生不利的變化,從而引致該地產項目的可變現金價值減少﹔(iii)由於集團未能達到會計準則要求下的利息資本化導致該等利息支出約人民幣 103,000,000元﹔(iv)吉林省當地經濟環境持續變差引致對若干應收賬方信貸風險有重大增加而需要計提應收賬減值約人民幣298,000,000元﹔(v)物業項目停車位因應預計淨可售價格持續下跌而需要增大減值金額為約人民幣13,000,000元﹔以及(vi)若干企業客戶受到其個別於國內市場/營運的負面改變引致該等客戶的重大信貸風險增加,因此,額外增加委託貸款減值損失及擔保損失之撥備而引致該終止經營之融資擔保業務的當年淨虧損約人民幣417,000,000元 。
|
|
2020-06-24
|
3683 榮豐聯合控股
|
0.99
|
--
|
--
|
預期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錄得綜合虧損介乎約9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主要由於(i)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和快速傳播的連鎖反應對乾散貨海運市場以及船舶租金收入產生不利影響,導致集團收入減少和船舶減值虧損增加﹔(ii)2020年第一季度期間對國際貿易市場和乾散貨海運市場的重大損失的影響﹔(iii)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爆發前巴西鐵礦石出口受到干擾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后的持續干擾,導致2020年第一季度乾散貨海運的平均收益和船舶租金收入下降﹔和(iv)2020年第一季度三艘船入塢維修期間的船舶出租時間減少。
|
|
2020-06-24
|
1738 飛尚無煙煤
|
1.00
|
--
|
--
|
預期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錄得大幅虧損。主要歸因於現有採煤工作面地質情況複雜,導致集團煤炭產品質量及售價均暫時性下降。此外,近期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流行及政府為遏制疫情採取的控制措施,導致生產出現延誤及市場需求疲軟。
|
|